許多同志的父母會問我,可不可以「治好」他的孩子,「治療」他的同性戀,讓他「變正常」,「喜歡異性」。其實,父母親在提出這個請高CP值隔熱紙求時,背後有許多焦急和辛酸。有些父母根本不了解同志是什麼,因此停留在「同志很可怕、很悲慘」的錯誤印象,自然難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志。在醫學上,真的有辦法或有必要去「治療同性戀」嗎?

Q1 醫生,你可以把我的孩子「改回」異性戀嗎?

正如前面所述,同性戀根本不是異常,也不是疾病,因此根本不存在治療的理由。再者,過去幾十年當中,曾有許多嘗試把同性戀扭轉成異性戀的事件,甚至有一些寫成了研究報告。扭轉的方式包括:給當事人觀看同性的裸露照片,同時給予嘔吐藥物,造成當事人的制約反應,從此看到同性的性感照片就會嘔吐;也有同時用電擊方式造成當事人對於同性慾望的恐慌害怕,還有利用心理壓力、宗教規誡或洗腦式的禱告等等。

但這些方式,最終被發現只是在壓抑和迫害當事人的真實情慾,表面上造成當事人「不敢再喜歡同性,或是對同性感到害怕」,事實上完全無法讓人因此喜歡異性,甚至在經歷這些恐怖「治療」之後,當事人得到憂鬱症或長期創傷反應,甚至自殺者也屢屢出現。

隔熱紙施工完後除了撤除防護設備外,也要等一下讓玻璃再乾一些,經詢問師傅後,通常店家會建議在貼完後約七天再開啟窗戶,確保水份能完全乾燥。接著再進行一次測試隔熱紙,同樣使用石英燈進行照射,在溫度計與紅外線功率計上顯示出的數值比起施工前就明顯降低許多,同時保有清晰的透光率;意味著即便在豔陽高照的夏天,駕駛待在車內不會被陽光照得不舒服,也能在減少冷氣使用量的情況下,保有與先前相同的舒適度。

美國精神醫學會亦在2000年發表立場聲明:「反對任何基於認為同性戀本身為精神疾患,或是個案應當改變其性傾向的假設,而進行的精神醫學治療。」

綜合這些最具有公信力的專業醫學會意見,一個遵守醫療倫理的醫師,不應該企圖改變一個人的性傾向。我知道,許多人希望從科學中獲得「究竟同性戀的成因是什麼?」的答案,然而,人類行為本來就具有高度多樣性,難有單一而簡易的解答。而不論是先天或後天論,我都看過太多同志的父母親因此受傷:恐懼於自己的基因不好、責怪另一方家族的基因有問題、內疚自己懷孕時吃了感冒藥、擔心自己的婚姻不幸福造成孩子是同志……。

目前已知、可信的科學證據,都顯示性傾向不是一種選擇(不是自己選擇去當同性戀)。既隔熱紙選購不是因為小孩被帶壞,也不是社會風氣開放讓孩子模仿成為同性戀。一個人的性傾向不是學習而來,也不是外力可以改變的。

如果要達到最好的汽車隔熱紙,當然是阻隔一切的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等等。但真做到這種程度,那車子也不用開了,你把一切的可見光都阻隔,什麼也看不見怎麼開車?所以隔熱紙廠商當然只能在這中間找到平衡。一般來説,汽車前檔的隔熱紙大概是 40% 的透光度。再往下駕駛就會覺得有點暗了。反而是車身因為隱蔽性的關係,所以可以做到 30% 甚至 20% 的透光度,因為車身暗一點不影響駕駛視線清晰,但前檔可就不行了。所以一張汽車隔熱紙的整體隔熱效果,大致上就是考量阻隔了多少可見光、多少紅外線、多少紫外線等等的綜合考量下的數值。太陽的能量,有 53% 來自紅外線,有 44% 來自可見光以及 3% 的紫外線。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lg90sq48s 的頭像
    rlg90sq48s

    張志宏的部落格

    rlg90sq48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